close
紫微鬥數派別分析 取自 http://50mr.99k.org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240&page=1
發表於 2010-9-10 10:13
紫微鬥數派別分析
源流:
- 紫微鬥數據傳說大約是在北宋時期,由道家的一位重要人物 或名 所發明。紫微鬥數的前身是“十八飛星”,鬥數略晚於五星術產生,大約與子平術(八字、四柱)同時,曾受到印度占星術的影響。歷代研究鬥數的著作相比大大少於八字,因此鬥數源流和傳承的情況,由於資料的缺乏而不太清晰。
- 典籍:
- 由於鬥數不如八字公開,研究鬥數的人相對較少,留下的著作就更少。目前較為流行的鬥數典籍是大約200年前的《 》與《 》,還有一些著名的賦文,如《 》、《 》等等。在一些港臺現代人的鬥數著作中,比較系統和規範的是民國時期 的《 》、 的《 》和上個世紀90年代 的《 》。紫微鬥數在大陸一段時間以內由於各種原因曾經有過研究斷層,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,一些港臺術數家的鬥數著作流入了大陸,極大的促進了大陸的紫微鬥數研究的發展。
- 分派:
- 現今鬥數派別可分為兩大主流:一是以星曜解讀為主,統稱為 ;另一則以四化解讀為主,統稱為 。星曜解讀為主中又以中州星系最為系統,以十四主星所組成六十星系,彼此互相幹涉所產吉兇互應,經整理成《 》為論理依據。四化解讀為主中又以 最具嚴謹,以紫微星辰為經,飛星四化為緯,相互對待,互生體用,其論理依據《 》。兩大派別均對紫微鬥數有所貢獻,前者將全書中之星性解讀以現今人之社會風俗加以修正,而不流於八股;後者歸納紫微鬥數之構成理論,加以詮釋,顧其本末。
主要流派:
目錄
全站熱搜